為及早發現市管道路存在的安全隱患,近日合肥市市政處路橋監測中心啟動2022年道路雷達檢測項目,為道路設施安全運行提供保障。目前,已完成馬鞍山路、東二環路、徽州大道等主干道數據采集,共發現病害25處,均進行妥善處置,及時防范出行風險。
道路其實像人一樣,時間久了會“生病”,出現塌陷和地下空洞。用探地雷達為道路做檢測就像醫生給病人做CT檢查一樣,不用“開膛破肚”就可以發現病害。本次項目從4月進場探測,總里程約82公里,預計6月中旬全部完成。通過對道路地面以下進行雷達探測,對檢測出的病害位置及范圍進行確定,并評定風險等級。
相關人士介紹,重點探測道路下方5米范圍內基礎中是否存在影響道路安全使用的隱蔽性不良地質體,具體為空洞、水囊、土質松散區,并確定位置、大小及埋深;對于道路下方管徑超過2米,埋深淺的方溝,確定其上方覆土是否密實,并對其他異常情況進行檢測。
為了減少對道路交通的影響,探測工作主要安排在夜間進行,探測采用車拖雷達和手推雷達相結合的方式進行,首先使用車載雷達進行初測普查,然后運用手推雷達對初測中發現的疑似點進行復測,最后對病害進行鉆孔驗證。
截至目前,該項目已完成馬鞍山路、上海路的數據采集和現場驗證工作,東二環路、徽州大道數據采集工作。共發現病害25處,其中空洞4處、脫空17處、疏松4處。
“由于發現及時,這些病害均已報送相關管養部門,并配合處置,不會影響出行安全。”相關人士表示,分別采取開挖回填、打孔注漿等有針對性的方案,能有效避免道路塌陷事故發生。合報全媒體記者 吳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