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對探地雷達天線的極化問題感興趣,又覺得理論很深奧,在這里,給大家簡明的介紹一下。
TE極化:也稱垂直極化,發射天線與接收天線平行放置,入射射線與反射射線組成反射平面,折射射線也在這個平面內。電場的極化方向垂直于反射平面(相當于垂直手機屏幕),磁場的極化方向在反射平面內。偶極子發射天線的方向,即天線的長軸方向與磁場垂直,電場的方向平行天線的長軸。測線在反射平面內,垂直天線的長軸。見TE極化示意圖
注意:很多人將反射入射平面(此圖為xoz平面)與介質的反射面(xoy平面)混淆!!!
TE極化的優點:采用TM工作方式時,反射系數連續變化,有利于孤立體和管道的探測,在雷達圖像上可以得到清晰、連續的反射弧。因此,大多數情況下,商業雷達的發射、接收一體化天線都做成TE極化工作模式
TE極化天線示意圖:
另外,值得說明的是,把天線橫過來用,并沒有改變天線的極化方式,因為建場方式并沒有變化,只能說測線方向與反射平面相垂直了而已。但這樣做也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,因為地下介質本身就不是各向同性的。
TM極化:也稱平行極化,發射與接收天線排列在一條直線上。測線與天線的長軸方向一致,電場極化方向在反射平面內。見TM極化示意圖
TM極化的優點:采用TM工作方式時,反射系數有極小區,且有利于壓制局部干擾,突出地層的連續反射界面,因而TM方式相對而言更適合用于地質勘察等深部探測,在陣列天線雷達和繩狀天線雷達中通常采用TM極化設計。
TM極化天線示意圖:
值得說明的是:瑞典impulseRadar Raptor三維陣列探地雷達巧妙地利用發射接收天線的空間幾何位置關系,等同于實現了TE和TM極化的功能。
這樣即可照顧深部信號,又可實現測線方向管道的識別,更重要的是實現了數據的高密度采集。